" 核磁共振成像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MRI)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,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,然后对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,从而得到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。在MRI中,T1和T2加权像是两种常见的图像类型,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组织特征的信息。
T1加权像:通过施加一个短的射频脉冲,使组织中的氢原子核磁矩翻转至垂直于磁场方向,然后经过一段时间(TE,回波时间)后,再次施加一个射频脉冲,检测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矩信号。T1加权像反映了组织纵向(Longitudinal,L)弛豫信息,即在失相位过程中,被激发的原子核磁矩恢复到原始状态的速度。T1加权像对于脂肪和水的分辨度较高,脂肪信号较暗,水信号较亮。
T2加权像:通过施加一个长的射频脉冲,使组织中的氢原子核磁矩在磁场方向上产生失相位,然后经过一段时间(TR,重复时间)后,再次施加一个射频脉冲,检测失相位后的磁矩信号。T2加权像反映了组织横向(Transverse,T)弛豫信息,即在失相位过程中,组织中的氢原子核磁矩恢复到原始状态的速度。T2加权像对于水分子的分辨度较高,水分子的信号较长,表现为较亮的信号。
综上所述,T1和T2加权像是通过不同的射频脉冲和时间参数来获取的,它们分别反映了组织纵向和横向弛豫信息,有助于对不同组织结构进行区分和诊断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