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 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,首先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。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,根据中国的国情、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,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,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,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创新驱动,以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:
1. 理论研究: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建设,包括现代化理论、发展模式、制度安排等方面的研究,构建系统的现代化理论体系,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。
2. 历史研究: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,总结历史经验,挖掘历史智慧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。
3. 比较研究:对比分析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,借鉴先进成果,避免走弯路,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和效益。
4. 实践探索:紧密结合实际,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全面推进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。
5. 人才培养:大力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、国际视野、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。
6. 全球合作: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,共享现代化成果。
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,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:
1. 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: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,加强顶层设计,注重基层创新,形成上下互动、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。
2. 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: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既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又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。
3. 发挥优势与弥补短板的关系:充分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,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,补短板、强弱项。
4.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: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,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,实现内外联动、互利共赢。
5. 人与自然的关系: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之路,建设美丽中国。
总之,正确理解和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,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,扩大对外开放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"